秋后游野泳容易伤身
秋后游野泳容易伤身,野泳指的是在天然的河里、海里等地方游泳,但是对一般人来说,在身体素质不是很强的情况下,除了夏季,其他季节的游泳宜在室内进行。来看秋后游野泳容易伤身。
立秋后的天气似乎并没有凉爽多少,特别是近几天来的气候连续高温闷热,于是很多人还跟三伏天里一样贪凉,到露天的泳池里游泳。
积水潭中医科李大夫说,立秋后的天气明显有别于夏季,露天的水域会比原来凉了很多,由于体温无法适应,容易抽筋和患感冒,所以“野泳”一定要慎游。
游泳可以改入室内
李大夫说,游泳既能磨炼意志,又能强身健体,是一项不错的锻炼方式,是一项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的活动。但野外游泳需要进行科学锻炼,对于一般人来说,在身体素质不是很强的情况下,除了高温的夏季,其他季节的游泳宜在室内进行。
首先,游泳要去正规的游泳馆。正规游泳馆水池中的水一般是经过氯溶液消毒的,该消毒液一般能基本杀死细菌病毒,这样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,而且还应当注意戴上防护镜,保护好眼角膜。
另外,对一些常见问题也应做好应对措施。例如,游泳时水温一般都会低于体温,可能会患感冒。因此下水之前先作淋浴,能使身体适应水温。如果你睡眠不足,身体过于疲劳,或情绪激动,都不适宜游泳。
如果心理紧张、水太凉或待在水里时间太长,都可能抽筋。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充分,在水里时间别太长。一旦出现抽筋,千万不要慌乱。
比方抽筋,那就马上将腿屈起,用力将足趾拉开、扳直;小腿抽筋,先吸足一口气,仰卧在水面,用手扳住足趾,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,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;手指抽筋时,手握成拳头,然后用力张开,如此反复,即可解脱。
游泳时间过长,血液聚集于下肢,脑缺血,机体能量消耗较大身体过度疲劳,可能会头晕脑涨。这时应立即上岸休息,全身保温,并适当喝些淡糖盐水。
眼睛不舒服也是常见问题,可能是由水不洁净引起。上岸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淡盐水冲洗眼睛,然后用氯霉素或红霉素眼药水点眼,临睡前最好再做一下热敷。
秋后可试练冬泳
冬泳者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,不过,冬泳可不是一蹴而就的,如果身体素质较好的人,不妨从立秋后加紧锻炼,渐渐成为冬泳者。
冬泳最好从夏季开始练习,秋季尤其需要坚持,以使机体对低温气候适应。现在正是开始练习冬泳的好时间。随着气温的下降,游泳的时间最好定时在每日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。
天气凉后,游泳前的准备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,因体温与水温相差很大,必须先在岸上跑、跳、做操,活动全身各关节,摩擦全身皮肤使关节灵活,肌肉放松,全身发热,但以不出汗为宜。
游泳的时间也不能像夏天一样长时间在水里泡着,时间宜短。主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、当天的气温和水温的条件来决定。
初学者每次游3-5分钟即可上岸。当出现寒颤、皮肤变紫、头晕或头痛等现象时,应立即上岸。入水时间一定要因人的体质不同,严加掌握。
游泳要注意休息,不要长距离游泳,不要远离伙伴。如果感到身体不适,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,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,留心他们的安全,游泳时遭遇溺水该如何救援?
来到溺水者旁边,先观察他有没有意识和活动能力,最好是将浮力工具交给他,让他自己抱着,保持头出水面,可以呼吸,然后牵引着回岸边,或者让他抓着竹竿木棍,拽回岸边。如果已经昏迷或者没有工具,
就要绕到他身后,确保他手无法抓住你,用手抓住他头发,让他口鼻露出水面,再拽回岸边,还有,要是溺水者手脚乱舞,
没法听你指挥的话,不妨等他多喝点水,筋疲力尽时再出手,拖回岸上再控水抢救,毕竟救人者的生命安全更重要。
野泳指的是在天然的湖水、河里、海里等地方游泳,这种游泳虽然畅快,但是却很危险,每年都会有一些青少年到湖里游泳丧命的事件发生,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户外游泳的危险和注意事项。
野外环境游泳比在游泳池游泳的危险性大得多。
1、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,例如抽筋,体力不支,如果没有其他人,那讲是很危险的。所以,一定要有几个水性好的人陪同。
2、河里表面看起来很平静,但水面下的情况就不一定了,可能有旋涡,水草,或其他坚硬的东西,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好,很容易呛水。
3、野外环境的水,水面和水下温差很大,很容易造成抽筋,头晕,身体不适,有很大的'潜在危险。
如果你打算横渡江,建议的是,多人陪同,游泳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,准备好防护设施,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一定不要强行横渡,利用救生器械,在陪同的人的帮助下返回。
最后还是建议不要在江里游泳。
以上是安全网小编介绍的什么是野泳的内容,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游泳安全小知识,请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内容,以便可以更安全的进行锻炼身体。
盛夏,游泳成为众多健身爱好者健身项目的首选。但是有不少人不是到正规游泳场所游泳,而是到明令禁止游泳的天然水域游“野泳”,致使溺水事件时有发生,直接威胁着游泳者的生命安全。我们在此郑重提醒广大游泳爱好者:“野泳”千万游不得。
溺水事件触目惊心
2007年5月25日晚10时半,北京花园桥附近一家餐馆的4名员工到八里庄桥下的昆玉河游泳,21岁的甘某下河后溺水死亡。
2007年7月2日,在京密引水渠百望山河段,一名保安下水游泳时溺水身亡。
2007年7月16日下午6时多,海淀区颐和园南如意门外路西的昆玉河中,两名男子在游泳时溺水,后被同伴和路人救起,将其送往医院。
据统计,自今年5月1日起,北京市急救中心已接到45个关于溺水的求救电话,事故多发生在护城河、九渡河等“野泳”比较集中的地点,其中民工和孩子是溺水事件中的两大“主角”。
另外,据玉渊潭公园工作人员介绍,从1995年底到2003年底,因在玉渊潭公园自然水域游泳溺水死亡的人数达到95人。这些事故的发生,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巨大悲痛。
“野泳”大军“势”不可挡一边是“野泳”场所竖起的一块块“禁止游泳”的警示标牌,一边是酷暑中“野泳”者踊跃的身影。
在接连发生的溺水悲剧面前,一些游泳爱好者依然选择了危险重重的“野泳”场所。北起昆明湖、南至玉渊潭的昆玉河蜿蜒7公里,承担着运输北京饮用水的大任,可多年来“野泳”现象却屡禁不止。
7月22日下午3时,笔者来到昆玉河麦钟桥下,十几位“野泳”者游得正欢。看到笔者拿起相机拍照时,他们有的加快速度,游向对岸,有的紧贴着岸边,躲避镜头。
据了解,这批“野泳”者大多来自附近工地,“野泳”不但影响水质,还存在着安全隐患。“这里年年出事,前一个月就淹死一个外地来京的,才18岁。”附近的居民张先生告诉笔者。
在海淀区颐和园南如意门外路西的昆玉河段,笔者看到,两侧岸边的护栏已被扒开,河里有3人正在奋力前游。恰逢观光游船从河中通行,泛起大面积波浪,“野泳”者纷纷躲避。
傍晚,玉渊潭公园的湖面就更热闹了。在“野泳”者比较多的东湖河岸旁,笔者看到,尽管河堤上竖着醒目的“1995年以来这里已经有95人因游泳而丢失生命”的牌子,
仍有50多名大人、小孩在湖里“畅游”。岸上还有二十几位穿着游泳裤的人在打牌,另有几人正换衣裤准备下水。
沿岸的保安望着游泳或者准备游泳的人,无奈地发出“这里不许游泳”的喊声,但这些人对此一概置之不理。
玉渊潭公园的保安小李称,不管冬夏,这里都有“野泳”者,尤其是到了夏天,从早晨5点一直到晚上10点,来这里游泳的人络绎不绝,每天多达几百人。
文档为doc格式